与其他同类课程相比,四大特色是:(1)以论证的分析、评价与建构为核心,涉及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归纳逻辑、逻辑哲学与逻辑学史四大板块;(2)不仅融会贯通了逻辑学发展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而且强调导论性、理论性和通识性;(3)采用闯关式自主在线学习模式,不仅关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而且注重训练学
这门课会讲什么?
本课程是一门人文科学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通识课程。关于逻辑学,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弗雷格把逻辑学定义为“关于思维的科学”,康德定义为“关于判断的科学”,国内大多数逻辑教科书定义为“关于思维规则和规律的科学”,但数理逻辑教科书通常定义为“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学”。不管何种定义,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推理和论证的分析、评价与建构,涉及到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以及逻辑学史等诸多分支领域。这些问题也正是本课程试图要讲授的内容。
你将收获什么?
自亚里士多德确立了逻辑学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以来,逻辑学的演进经历了实践开端、科学转向、数学转向和实践回归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传统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或三段论逻辑)的诞生,其初衷是与当时盛行的智者学派的诡辩伎俩划清界限,从而达到追求真理的目标;第二阶段的目标是为自然科学中的因果关系研究寻找逻辑理性基础,促成了以培根逻辑和穆勒逻辑为范本的古典归纳逻辑的产生;第三个阶段的标志是以弗雷格逻辑为代表的现代形式逻辑或符号逻辑的形成,其目标是追求基于数学的普遍真理;进入第四阶段后,逻辑学尝试从数学那里离开,把研究转向非形式逻辑,即现实生活中的日常推理论证的分析、评价与建构,加拿大温莎学派在这一阶段做出了重大贡献。学习本门课程,你将对这些主要逻辑学分支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和了解,并熟悉日常推理、论证、论辩的规则,掌握非形式逻辑技能。
适合什么人学习?
逻辑学通常还有理论逻辑与应用逻辑之分。前者主要是哲学专业、逻辑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对象,后者主要是非专业学生作为通识教育学习的内容。前者的重点在于“学逻辑”,而后者重点在“用逻辑”。但“学逻辑”是“用逻辑”的前提条件。没有逻辑理论支撑的逻辑是一种“诡辩的逻辑”或“强盗的逻辑”。作为通识课和基础课,本课程的一大特色是在“学逻辑”和“用逻辑”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因此,既适合专业学习,作为迈向逻辑学知识海洋的敲门课,又适合非专业的通识教育,为进一步学习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或批创思维等“用逻辑”的技能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