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在线课堂
  • 精品课程
  • 课件资料
  • 标准资料
  • 资料手册
  • 图纸模型
文档家VIP会员升级

《民事诉讼法学》PPT课件 段文波 西南政法大学

民事诉讼法学(6期)
 
课件内容: 
民事纠纷及救济机制 
1.1第一章课程目标 
1.2民事纠纷的本质 
1.3民事纠纷的非讼解决机制 
1.4民事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 
法院与法官 
2.1第二章课程目标 
2.2法院 
2.3法官 
2.4审判组织 
2.5民事审判权 
当事人 
3.1第三章课程目标 
3.2当事人概述 
3.3原告与被告 
3.4共同诉讼人 
3.5诉讼代表人 
3.6第三人 
诉讼代理人 
4.1第四章课程目标 
4.2诉讼代理人的概念与特点 
4.3法定诉讼代理人 
4.4委托诉讼代理人 
管辖 
5.1第五章课程目标 
5.2民事案件管辖规则概述 
5.3级别管辖规则 
5.4地域管辖规则概述 
5.5一般地域管辖规则 
5.6特殊地域管辖规则 
5.7协议管辖规则 
5.8专属管辖规则 
5.9共同管辖、选择管辖和合并管辖规则 
5.10裁定管辖规则 
5.11管辖权异议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 
6.1第六章课程目标 
6.2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6.3平等原则 
6.4辩论原则 
6.5处分原则 
6.6诚实信用原则 
6.7直接不间断审理原则 
6.8法院调解原则 
民事审判基本制度 
7.1第七章课程目标 
7.2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概述 
7.3合议制度 
7.4回避制度 
7.5公开审判制度 
7.6两审终审制度 
期间与送达 
8.1第八章课程目标 
8.2诉讼期间与期日 
8.3期间的计算 
8.4送达的概念及特征 
8.5送达的方式 
保全与先予执行 
9.1第九章课程目标 
9.2保全的概念及种类 
9.3保全的条件 
9.4保全程序的范围与措施 
9.5保全的程序 
9.6先予执行的概念及条件 
9.7先予执行的案件范围 
9.8先予执行的程序 
民事诉讼强制措施 
10.1第十章课程目标 
10.2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10.3强制措施的种类及适用 
平时测试 
11.1第一次 
诉讼证据概述 
12.1第十二章课程目标 
12.2证据的定义及其分类 
12.3证据的属性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 
13.1第十三章课程目标 
13.2证明对象 
13.3自认 
13.4证明责任 
13.5证明责任的分配与倒置 
民事诉讼证据的审查判断 
14.1第十四章课程目标 
14.2证明标准 
14.3举证时限 
诉权 
15.1第十五章课程目标 
15.2诉权的本质 
15.3诉权的特征 
诉的基本理论 
16.1第十六章课程目标 
16.2诉的本质及特征 
16.3诉的要素 
16.4诉的种类 
16.5反诉 
中期考试试卷 
17.1中期考试试卷 
普通程序 
18.1第十八章课程目标 
18.2起诉、受理与应诉 
18.3审理前的准备 
18.4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 
19.1第十九章课程目标 
19.2简易程序的功能与适用 
19.3简易程序的程序规则 
19.4小额诉讼的特定程序 
民事裁判 
20.1第二十章课程目标 
20.2民事裁判的种类 
20.3民事判决的效力 
第二审程序 
21.1第二十一章课程目标 
21.2二审程序与一审程序的比较 
21.3上诉提起的条件 
21.4二审中的撤诉 
审判监督程序 
22.1第二十二章课程目标 
22.2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启动再审 
22.3当事人申请再审 
执行程序概述 
23.1第二十三章课程目标 
23.2执行与执行程序 
23.3执行原则 
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 
24.1第二十四章课程目标 
24.2执行主体和客体 
24.3执行依据 
24.4执行管辖 
24.5执行担保 
24.6执行异议之诉 
24.7执行行为异议 
24.8参与分配异议和异议之诉 
执行措施 
25.1第二十五章课程目标 
25.2传统执行措施 
25.3执行措施的配套和发展 
执行过程 
26.1第二十六章课程目标 
26.2执行开始 
26.3实施执行 
对执行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处置 
27.1第二十七章课程目标 
27.2执行承担 
27.3执行和解 
27.4代位执行 
27.5参与分配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0
文档家VIP会员升级

评论0

请先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