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在线课堂
  • 精品课程
  • 课件资料
  • 标准资料
  • 资料手册
  • 图纸模型
文档家VIP会员升级

《国际金融》PPT课件 山东财经大学 邢雅菲

国际金融_山东财经大学
 
课件内容: 
第一章 国际收支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 要求学生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了解国际收支账户的分析方法;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构成和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与应用、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与调节,以及各种国际收支理论的基本原理与相互间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与应用;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与调节,以及各种国际收支理论的基本原理与相互间的关系。难点:各种国际收支理论的基本原理与相互间的关系。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的含义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1.国际收支记录的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2.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以交易为基础。 
3.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4.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与内容 
1.经常账户 
主要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子项目。 
2.资本和金融账户 
3.错误和遗漏账户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试记账原则编制的,即任何一笔交易都必须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贷双方同时加以记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贷方表示资金收入的增加,借方表示资金支出的增加。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实例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 
2.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3.主要国家国际收支比较分析(以中国和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例)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失衡与调节  
一、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含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主要是指一国的综合收支差额状况,差额为正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为顺差,差额为负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为逆差,差额为零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二、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原因和类型 
1.周期性因素 
2.结构性因素 
3.货币性因素 
4.偶发性因素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1.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2.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工具 
3.对比中国和美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节的主要手段 
第三节 西方国际收支理论 
一、弹性论 
1.弹性论的主要内容 
1.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2.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可简化为: ,这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其说明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限大的情况下,只要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本币贬值就能改善国际收支。  
2.对弹性论的评价 
二、吸收论 
1.吸收论的基本思想 
贸易收支差额是总收入和总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总收入大于总吸收时,贸易收支为顺差;反之,当总收入小于总吸收时,贸易收支为逆差;当总收入等于总吸收时,贸易收支均衡。因此当贸易收支失衡时,一国可以通过适当增减总收入和总吸收来予以调节。 
2.贬值的吸收效应  
本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主取决于三个因素:贬值对收入的直接影响程度 ;收入对吸收的引致程度,即边际吸收倾向 ;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程度 。 
3.政策主张 
4.对吸收论的评价 
三、货币论 
1.货币论的主要内容 
2.货币论的政策主张 
3.对货币伦的评价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外汇、汇率、外汇市场的概念;了解外汇、汇率的分类;熟练掌握汇率的标价方法;了解外汇交易行情的识读并理解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外汇、汇率、外汇市场的概及外汇、汇率的分类。难点:外汇交易行情的识读并理解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外汇概述 
一、外汇的定义 
1.动态的外汇 
2.静态的外汇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的定义 
4.我国颁布的《外汇管理条例》关于外汇的规定 
二、外汇的其他一些基本概念 
1.外国货币   
2.外汇 
3.国际货币 
三、外汇的种类 
四、国际标准化货币符号 
第二节 汇率与外汇市场 
一、汇率的定义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2.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3.美元标价法 
三、汇率的分类 
1.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2.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 
3.官方汇率、单一汇率和复汇率 
4.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5.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四、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的涵义及特点 
外汇市场的分类 
外汇市场的一体化 
第三节 汇率的变动及影响 
一、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二、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的概念;了解汇率理论的发展阶段;熟练掌握购买力平价说, 利率平价说,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理论。难点: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说。 
第一节 汇率与价格水平的关系:购买力平价说 
一、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以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是一致的,此为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二、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 
1.绝对购买力平价 
2.相对购买力平价 
三、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 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利率平价说 
一、抛补的利率平价说 
二、非抛补的利率平价说 
三、非抛补套利与抛补套利的联系 
四、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国际收支说 
一、国际收支说的早期形式:国际借贷说 
二、现代国际收支说 
三、对国际收支说的简单评价 
第四章 汇率制度及外汇管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的优点与缺陷;掌握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特点、作用;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及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依据。掌握三元悖论和斯旺图形的基本原理;掌握外汇管制的概念和外汇管制的经济效应分析;了解外汇管制的历史、主要内容与措施,了解我国外汇管理政策。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比较。外汇管制的经济效应分析。难点: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特点、作用。三元悖论和斯旺图形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比较 
一、汇率制度的概念以及当前主要汇率制度 
二、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问题 
三、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问题 
四、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五、人民币汇率制度 
第二节 汇率政策与其他政策的搭配 
一、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定理 
稳定的汇率制度、资本的完全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个目标就如同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政府不能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而只能在选择其中两个的同时放弃另外一个,这便被称为“三元悖论”,上述表述这个关系的三角形便被称为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定理。 
二、汇率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 
第三节 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与人民币自由化 
一、外汇管制政策概述 
1.外汇管制的历史演进 
2.外汇管制的类型 
3.外汇管制的方法 
二、外汇管制的经济效应分析 
1.外汇管制的收益 
2.外汇管制的成本 
三、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对经常项目的管制 
2.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3.复汇率制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汇管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1.1993年—1996年期间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1996年—2005年“7.21”期间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2005年“7.21”汇率制度改革 
4.2015年“8.11”汇率制度改革中的新发展 
五、人民币自由化及国际化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和类型,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管理方法,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充分了解国际债务的管理以及国际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和类型;国际债务的管理。难点:国际债务危机的成因及解决方案。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类型与经济效应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与分类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极端形式——热钱内流及资本外逃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危机 
一、国际债务的内涵 
二、国际债务的管理 
1.国际债务的规模管理 
2.国际债务的结构管理 
三、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成因 
1.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因 
2.金融危机爆发的外因 
3.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 
4.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特点及美国次贷危机 
第六章 国际金融市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划分,熟悉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业务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离岸金融市场的演变过程及其经济影响;熟悉离岸银行信贷业务和离岸债券业务。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远期外汇交易的概念、类型及实际应用;理解并掌握外汇期货交易的概念、特点及实际应用;理解并掌握外汇期权交易的概念、特点、类型,了解影响外汇期权价格的因素;理解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等其它金融衍生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岸金融市场与离岸市场的区别与联系;远期外汇交易的概念、类型及实际应用;外汇期货交易的概念、特点及实际应用;外汇期权交易的概念、特点、类型。难点:结合当前实际,理解并认识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发展及其影响;理解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等其它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原理。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 
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欧洲货币市场 
一、欧洲货币市场形成和发展 
二、欧洲货币市场的类型 
三、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及特点 
第三节 外汇市场及外汇风险管理 
一、即期外汇市场 
二、外汇衍生品市场:远期、期货、期权、掉期和互换 
三、外汇风险及管理 
第七章 国际储备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储备的概念及构成;了解国际储备的作用;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及结构管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国际储备的含义、作用及类型。难点: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和结构管理。 
第一节 国际储备的内涵及构成 
一、国际储备的内涵 
1. 国际储备的概念 
狭义的国际储备,即自有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广义的外汇储备,即国际清偿力,包括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反映了一国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的总体能力。 
国际清偿力和国际储备的区别,表现在内容上、资产使用条件上以及两个指标反映出来的一国的经济状况上。 
2. 国际储备的特征 
可得行、流动性、普遍接受性。 
二、国际储备的构成 
广义的国际储备包括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两部分。 
1.自有储备: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贷方余额。 
2.借入储备:包括备用信贷、互惠信贷、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3.人民币加入SDR一篮子货币 
三、国际储备的作用 
1.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对外支付能力 
2.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国货币的汇率 
3.信用保证 
第二节 国际储备管理 
一、国际储备管理的原则 
1.流动性原则 
2.安全性原则 
3.赢利性原则 
二、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 
1.国际储备的供给:国际收支顺差;国际信贷;干预外汇市场所得外汇;黄金存量;特别提款权分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2.国际储备的需求: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币汇率;突发事件引起的紧急国际支付;国际信贷的保证。 
3.影响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因素:经济开放度和国民经济对外依赖度;外汇管制制度;外汇政策和汇率制度;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借用外国资金的能力;外债规模;各国协调合作情况;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与收益。 
三、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1.储备货币种类的安排 
储备货币种类的安排指确定各种储备货币在一国外汇储备额中各自所占的比重。 
2.外汇储备资产形式的确定 
根据流动性,储备资产分为三类:一级储备;二级储备;三级储备。 
从储备的职能出发,为了应付对外支付和市场干预,货币当局必须持有足量的一级储备,对于自然灾害等偶然发生的变动,还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二级储备以备急用,剩余的部分才可以考虑进行长期投资。 
四、比较中美两国国际储备规模和结构特点以及管理方面的差异 
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及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了解国际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难点:国际金本位制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部均衡实现机制问题。 
第一节 国际金本位体系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主要内容 
1.国际金本位制的含义 
国际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具体指至少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颁布法令,将其货币制度建立在黄金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就是以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 
2.国际本位制的特征 
汇率制度为固定汇率制度;国际金本位制下是以黄金为基础、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储备制度实行黄金-英镑储备制度,结算货币为英镑;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二、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 
1.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的表现形式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外部均衡目标成为政府的首要目标,它体现为政府对本国货币平价的维护,对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维持。即外部均衡目标具体体现为维持汇率稳定。 
2.国际金本位制下内部均衡的实现机制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内部均衡目标在政府不对经济进行干预的调节下,通过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即“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而实现。 
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实现机制具有自发性、对称性、稳定性的特点。 
3.对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内外均衡实现机制的评价 
国际金本位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促进了生产的进步,保持了汇率的稳定,通过自动调节机制保持了国际收支平衡。但是,国际金本位制在内外均衡实现机制上还存在着局限性。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布雷大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促进国际间货币合作。 
(2)实行“双挂钩制度”,即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也就是实行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3)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但允许对国际资金流动进行限制。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制度内容上的特点: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货币制度上实行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在汇率调节机制上实行由各国政府人为调节制度;黄金、美元和特别提款权为储备资产。 
(2)体制上的特点: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签订了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现代国际货币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 
1.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均衡的表现形式 
内部均衡——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外部均衡——实现经常账户平衡,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内部均衡问题成为政府关注的主要经济目标。但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为主要储备和结算货币,导致在实践中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地位及权利义务不同,从而使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内外均衡的具体表现形式更加复杂。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双挂钩制度”,其内外均衡机制具有两个特点: 
(1)内外均衡机制以政策调节为主 
(2)内外均衡实现问题上存在不对称性:美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即在维持内外均衡问题上存在不对称性;其他国家之间在实现内外均衡问题上也存在着不对称性,即在国际收支盈余国与国际收支逆差国在国际收支调节上的不对称性。 
3.从内外均衡问题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 
(1)特里芬难题 
由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提出。由于美国与其他国家外部均衡目标上的差异导致美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为了满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元储备必须不断增长,但是黄金储备由于产量问题而无法随之增长,从而导致美元难以维持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和可兑换。美元的这种两难境地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2)汇率过于僵化,国际收支失衡调节乏力,调节责任不对称。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条件 
(1)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 
(2)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 
(3)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 
2.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 
一、牙买加体系的形成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78年4月生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二次修正案》,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1976年1月达成的《牙买加协定》付诸实施。在此基础上逐渐形式了牙买加体系。 
二、牙买加体系的基本内容 
1.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 
2.减弱与消除黄金的货币作用 
3.以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的储备资产 
4.增加基金组织的份额 
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三、牙买加体系的主要特点 
1.黄金非货币化 
2.浮动汇率合法化 
3.汇率制度多样化 
4.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 
5.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 
四、牙买加体系的积极作用 
1.牙买加体系是以实施浮动汇率制为主的货币制度,浮动汇率不仅可以比较灵敏准确地反映出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状况,而且还可以调节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牙买加体系实际上是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国际货币制度,基本上克服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基准通货国家与依附国家相互牵连、对单一货币即美元过度依赖的弊端,缓解了国际清偿力不足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前的美元“两难”困境。  
3.牙买加体系采取多种调节机制相互补充的办法来调节国际收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调节失灵的状况。  
五、牙买加体系的主要缺陷 
1.汇率变动频繁剧烈,给国际贸易投资和各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2.国际货币多元化,世界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不利于国际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仍不健全,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现象日益严重 
六、牙买加体系的改革构想 
1.储备货币国际化 
2.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3.设立“托宾税”控制资本流动 
4.回归派 
七、牙买加体系的启示 
1.应当降低国际货币对美元的依赖 
2.建立货币区不但可以降低美元兑货币区各国的影响,而且可以减少浮动汇率制带来的弊端 
3.区域货币合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渐进式的改革途径:寻求稳定——区域经济合作——经济与货币趋同——单一货币区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0
文档家VIP会员升级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