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理论的探索与解析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复合地基是通过在土中设置散体材料(土、砂、碎石等)或胶结材料(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构成加固桩(柱)体,使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在桩土的协调工作下共同承担结构荷载的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伴随着土木建筑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复合地基技术的繁荣,也延伸了复合地基概念的内涵,拓宽了复合地基技术的应用范围。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概念的提出是在1962年,主要指碎石桩复合地基。随着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巨大成功和明显的经济效益,复合地基也由原来的散体材料桩逐步扩展到柔性桩、半刚性桩、刚性桩等。复合地基技术符合”在工程设计与施工充分挖掘土体本身固有的强度潜能和自稳能力”的软基处理发展趋势,同时,使用粉煤灰、钢渣等工业废料符合环保要求,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工程应用。
《复合地基理论的探索与解析》可供岩土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参考,也可供相关字科的教师、科研及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复合地基的发展历程
1.3 复合地基的基本理论
1.3.1 复合地基的二个基本概念
1.3.2 复合地基传力机理
1.3.3 位移协调条件
1.3.4 复合地基的破坏形式
1.4 复合地基理论研究现状
1.5 本书的工作
第2章 复合地基褥垫技术
2.1 引言
2.2 褥垫层的作用
2.2.1 保证桩土协调工作
2.2.2 调节荷载分担比
2.2.3 缓解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
2.2.4 减小地震作用对复合地基的危害
2.3 褥垫层的破坏模式研究
2.3.1 研究现状
2.3.2 褥垫层基本破坏模式
2.4 褥垫层设计
2.4.1 褥垫层材料选择
2.4.2 褥垫层厚度确定
2.4.3 褥垫层宽度确定
2.4.4 褥垫层设计实例分析
2.5 复合地基褥垫层的减振作用分析
2.5.1 褥垫层的减振机理
2.5.2 褥垫层减振模型
2.5.3 动力方程的求解
2.5.4 算例
2.5.5 考虑减震作用的褥垫层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3.1 层状土中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
3.1.1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3.1.2 桩侧摩阻力的测定
3.1.3 关于复合地基形成条件的讨论
3.2 层状土中桩侧荷载传递函数的表达形式
3.2.1 凯兹迪方法
3.2.2 佐滕悟方法
3.2.3 克拉伏特方法
3.2.4 海丁格方法
3.2.5 其它方法
3.3 复合地基桩侧传递函数模式的选择
3.4 层状土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
3.4.1 荷载传递法基本方程的建立
3.4.2 竖向增强体的荷载——沉降关系
3.4.3 滑移系数的确定
3.4.4 褥垫层压缩量计算
3.4.5 桩间土的沉降
3.4.6 桩土应力比和荷载——沉降关系
3.4.7 实例分析
3.4.8 复合地基的承栽力特征值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分析
4.1 引言
4.2 复合地基加固区变形计算
4.2.1 复合模量法(E。法)
4.2.2 应力修正法(E。法)
4.2.3 桩身压缩量法(下(z)法
4.2.4 其他加固区变形的计算方法
4.3 复合模量的计算方法
4.3.1 复合模量的定义与计算
4.3.2 面积比公式的缺点
4.4 复合模量的修正
4.4.1 复合模量计算的修正条件
4.4.2 实例分析
4.4.3 关于复合模量影响因素的讨论
4.5 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计算
4.5.1 下卧层的变形计算方法
4.5.2 复合地基的硬壳层效应
4.5.3 选择计算方法的判定条件
4.5.4 算例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合地基的沉降预测
5.1 灰色系统理论
5.1.1 灰色微分方程模型
5.1.2 常用灰色模型
5.1.3 生成数
5.1.4 精度检验
5.2 复合地基沉降的GM(2,1)预测模型
5.2.1 复合地基沉降的灰色性
5.2.2 复合地基沉降的发展特点
5.2.3 GM(2,1)预测模型建模与求解方法
5.2.4 不等步长的等步长化
5.3 灰色预测模型的程序实现
5.4 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散体材料桩及三元复合地基
6.1 引言
6.2 散体材料桩机理与布置
6.2.1 散体材料的加固机理
6.2.2 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平面布置形式
6.3 散体材料桩沉降计算及算例
6.3.1 Hashin模型建立及其求解
6.3.2 算例与分析
6.4 灌注锥型桩与碎石桩三元复合地基
6.4.1 锥形桩对碎石桩有效桩长的影响
6.4.2 碎石桩和锥形桩的共同工作
6.4.3 碎石桩和锥形型桩组合型复合地基设计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复合地基理论的探索与解析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0 金币
VIP免费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