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在线课堂
  • 精品课程
  • 课件资料
  • 标准资料
  • 资料手册
  • 图纸模型
文档家VIP会员升级

《汽车理论》PPT课件 耿聪 北京交通大学

汽车理论_北京交通大学
 
课件内容: 
汽车动力性 
1.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1.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1.3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1.5汽车的功率平衡 
1.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1.2.1汽车的驱动力 
1.2.2.1 汽车的行驶阻力(一)—滚阻 
1.2.2.2 汽车的行驶阻力(二)—风阻 
1.2.2.3 汽车的行驶阻力(三)—坡道阻力与加速阻力 
1.3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4.1、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1.4.2、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1.4.3、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 
1.4.4、附着率 
1.4.5、汽车的功率平衡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2.2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2.3.1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2.3.2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2.4.1电动汽车的研究 
2.4.2电动汽车的研究 
2.4.3电动汽车的研究 
2.5.1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试验 
2.5.2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试验 
2.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2.2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2.3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2.4 电动汽车的研究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1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3.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3.3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3.4 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 
3.5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 
3.1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3.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3.3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3.4传动系数与格挡传动比的选择 
3.5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 
1-3章测试题 
汽车的制动性 
4.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4.2.1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地面制动力 
4.2.2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制动器制动力 
4.2.3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 
4.2.4制动时车轮的受力-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4.3.1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制动距离及制动减速度 
4.3.2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制动距离分析 
4.3.3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4.4.1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4.4.2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 
4.5.1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4.5.2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4.5.3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4.5.4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 
4.5.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 
4.5.6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防抱制动装置 
4.6汽车制动性的试验 
4.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4.2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4.3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4.4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4.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1 
4.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2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1操纵稳定性简述-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 
5.1.2操纵稳定性简述-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 
5.1.3操纵稳定性简述-操纵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5.2.1 轮胎的侧偏特性-轮胎的坐标系 
5.2.2轮胎的侧偏特性-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5.2.3轮胎的侧偏特性-回正力矩、轮胎外倾时的滚动 
5.3.1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运动微分方程 
5.3.2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前轮角阶跃输入下汽车的稳态响应 
5.3.3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 
5.3.4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 
5.4.1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车厢侧倾 
5.4.2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轮上的重新分配及其对稳态响应的影响、侧倾外倾——侧倾时车轮外倾角的变化 
5.4.3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侧倾转向等 
5.5.1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转向系的功能与转向盘力特性等 
5.5.2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评价高速公路行驶操纵稳定性的试验等 
5.6汽车操纵稳定性与传动系的关系 
5.7.1提高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极限工况下前轴侧滑与后轴侧滑的特点 
5.7.2 提高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横摆力偶矩及制动力的控制效果 
5.7.3提高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各个车轮制动力控制的效果 
5.8.1汽车的侧翻-刚性汽车的准静态侧翻 
5.1 操纵稳定性简述 
5.2 轮胎的侧偏特性 
5.3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 
5.4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5.6汽车操纵稳定性与传动系的关系 
4-5章单元测试 
汽车的平顺性 
6.1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6.2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6.3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6.4.1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运动方程和振型分析 
6.4.2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车身加速度、悬架弹簧动挠度和车轮相对动载的幅频特性 
6.4.3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主动与半主动悬架 
6.5双轴汽车的振动-振型分析 
6.6“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0
文档家VIP会员升级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