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在线课堂
  • 精品课程
  • 课件资料
  • 标准资料
  • 资料手册
  • 图纸模型
文档家VIP会员升级

第三自然:景观化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三自然:景观化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作者:邬峻 著 
出版时间:2015年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提出“第三自然”的设计哲学与方法论,是国内外第一部关于景观化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的专著。该理论以文化驱动为代表的“第三自然”区分并整合以麦克哈格开创的自然生态为设计驱动的“第一自然”,和以简·雅各布斯开启的以社会研究为驱动的“第二自然”。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通过设计认知科学揭开“第三自然”的神秘面纱,概述了设计与认知的关系,将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引入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并纵深论述了景观学概念的认知溯源以及重返一级学科后引入第三自然设计观的重要性与可能途径。中篇通过MOP认知模型进行第三自然景观化城市设计的纵深设计研究与历史文化探索。下篇集中于第三自然景观化城市设计案例研究及实践运用,采用TCL类型学认知框架进行优秀设计案例分析,并结合笔者在中国、荷兰二十多年的专业设计实践与获奖设计案例综合展示了第三自然设计方法的成功运用。 
  对于城市设计、风景园林、建筑与规划专业的学生与学者,设计院专业人士,城市与景观管理的政府决策者与开发建设者来说,本书是一本认识第三自然独特城市设计方法的难得的参考著作。 
目  录 
总序 
前言 
上篇 认知第三自然 
 1 基于设计认知的第三自然景观学 
  1.1 设计与认知 
   1.1.1 认知科学的历史背景 
   1.1.2 将认知科学引入到设计科学中的必要性 
   1.1.3 设计科学与认知科学的关联性 
   1.1.4 设计认知的构成 
   1.1.5 设计认知心理学 
   1.1.6 关于设计模式识别 
   1.1.7 设计中的知识运作 
   1.1.8 认知理论进入设计科学 
  1.2 将认知科学引入到设计科学中的三个基本方法论 
   1.2.1 MOP设计形态学认知 
   1.2.2 设计先例认知 
   1.2.3 设计原型认知 
  1.3 设计与人工智能 
   1.3.1 从认知科学向人工智能的跨越 
   1.3.2 人工智能基本方法对设计科学的启发 
  1.4 对景观学的不同认知历程 
   1.4.1 对专用术语的认知与解读 
   1.4.2 景观在中西语境中的不同认知发展历程 
  1.5 景观学重返一级学科后带给景观设计的机遇 
   1.5.1 景观学科在中国的曲折发展 
   1.5.2 建筑学中城市设计的含义及其缺陷 
   1.5.3 城市规划学中城市设计的含义及其缺陷 
   1.5.4 景观学具有的先天整合优势 
   1.5.5 第三自然景观化城市设计的学科包容性 
  1.6 相关学派对景观化城市设计的认知和启发 
   1.6.1 “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支撑与不足 
   1.6.2 “景观都市主义”的支撑与不足 
   1.6.3 “新城市主义”的支撑与不足 
   1.6.4 “后现代主义”的支撑与不足 
  1.7 基于“第三自然认知”的景观化城市设计 
  1.8 “第三自然方法”:一个融合三个自然的系统认知方法论 
  1.9 系统认知方法论下的第三自然景观化城市设计囊括人类的全部需求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0
文档家VIP会员升级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